23岁的小林最近总觉得看红绿灯时颜色不如以前鲜亮,晚上开车总看不清路标。起初以为是手机玩多了近视加深,直到一次体检中,医生发现他的视神经颜色偏淡,进一步检查后确诊为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这个结果让小林想起,他的父亲四十多岁时也出现了类似的视力问题。
这种病症的元凶是OPA1遗传因素的突变,就像工厂里负责运输能量的传送带出现故障,视神经细胞无法获得足够动力,逐渐失去功能。与常见的老年黄斑变性不同,它具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倾向,每代人中约有一半概率携带致病遗传因素。最特别的是,患者的视力下降往往从色觉异常开始,比如难以分辨蓝色与紫色,或是在暗处视力明显变差,这些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用眼疲劳。
临床数据显示,超过60%的患者在20-30岁时出现明显症状,但确诊往往延迟3-5年。很多人像小林一样,初期仅表现为单眼视力下降或视野中心出现模糊暗点,容易被忽视。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在接诊此类患者时发现,有家族史者若能在青少年时期进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检查,可提前5-8年发现病变迹象。
日常生活中,若家族中有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案例,建议定期进行视野检查和眼底照相。阅读时注意光线充足,每40分钟闭目休息,避免长时间注视电子屏幕。虽然目前这种病症无法完全缓解,但早期发现并通过低视力辅助设备干预,能有效延缓生活质量下降。记住,当视野中的色彩开始变得寡淡,别只怪手机屏幕太亮,这可能是视神经发出的求救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