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8岁的小林最近总觉得看东西像蒙了层磨砂玻璃,原本清晰的手机字体变得模糊,连红绿灯的颜色都不如以前鲜亮。起初以为是加班用眼过度,直到陪父亲检查白内障时,医生一句你父亲的视神经颜色偏淡,家族里有没有人视力不好才让她警觉。进一步检查后,小林被确诊为常染色体显性视神经萎缩,而这种病正是从她父亲那里遗传来的。
人的视神经就像连接眼睛和大脑的高速光缆,一旦遗传因素出了问题,视神经细胞会逐渐受损、凋亡,就像光缆里的纤维丝慢慢断裂,视觉信号传递受阻,视力自然越来越差。据《中华眼底病杂志》相关研究显示,约60%的患者在30岁前就会出现明显症状,但很多人误把它当成普通近视或老花眼,直到视野缩小、色觉异常才就诊,错过了良好干预时机。
生活中,不少人发现视力下降就自行购买眼药水或配眼镜,却不知这类遗传性眼病的视力衰退是渐进性的,普通眼镜难以矫正。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遗传眼病门诊主任提醒,若家族中有多人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色觉异常,尤其在青少年时期就发病,应尽早进行视神经功能检查和遗传因素检测。日常生活中,这类患者要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每40分钟闭目养神5分钟,多吃富含叶黄素的深绿色蔬菜,为视神经提供营养支持。
虽然视神经萎缩无法逆转,但早期发现后通过科学用眼管理和定期随访,能有效延缓病情进展。就像小林,在医生指导下调整了工作习惯,每月监测视野变化,如今视力稳定在0.5,生活并未受到严重影响。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当这扇窗户悄悄蒙上阴影时,及时找到专业的修窗人,才能让光明留得更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