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看东西模糊变形,可能不只是老花眼那么简单

2025-09-14 爱眼小编 261

58岁的张阿姨最近总觉得看东西像隔了层雾,起初以为是老花镜度数不够,换了眼镜后情况却没缓解,甚至看直线时会觉得有些弯曲。到医院检查后发现,她并非简单的老花眼,而是因长期未控制的青光眼导致视神经受损,出现了继发性视神经萎缩的早期症状。

人的视神经就像连接眼睛和大脑的高速电缆,负责将视网膜接收的视觉信号传递给大脑。当青光眼、视网膜血管阻塞、眼部外伤或颅内病变等上游问题长期存在,会导致视神经纤维逐渐受损、变性,就像电缆中的铜丝慢慢断裂,最终影响信号传输,这就是继发性视神经萎缩的病理过程。

这种损伤往往是悄无声息的。早期最常见的信号是视力逐渐下降,但不同于老花眼的看近模糊,它可能表现为看远看近都不清楚,且普通眼镜难以矫正。另一个典型症状是视野缺损,患者可能发现走路时容易撞到侧面的物体,或看世界时像通过望远镜观察,视野范围慢慢缩小。部分人还会出现颜色辨别能力减退,比如原本鲜艳的红色在眼中变得暗淡,或者对明暗对比的敏感度下降,傍晚时分看东西格外吃力。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视神经的损伤具有不可逆性,早期识别和控制原发病症是关键。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在临床中发现,超过三成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患者曾因忽视早期症状而延误调理。比如有些糖尿病患者,因视网膜病变影响视神经时,仅关注血糖控制而忽略了眼底检查,直到出现明显视力问题才就诊,此时视神经损伤已难以挽回。

日常预防中,除了定期进行眼部检查(尤其是有青光眼、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病症的人群),还要注意避免长时间高眼压状态(如用力揉眼、长时间低头屏气),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模糊、视野范围变化时,及时到专业眼科机构进行眼底视神经检查,才能为视神经保护争取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