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视力小偷:上行性视神经萎缩从何而来

2025-08-11 爱眼小编 122

眼睛如同精密的光学仪器,视网膜负责接收光线信号,视神经则担任信号传输线的角色。当视网膜或脉络膜发生病变,损伤可能沿着视神经向脑部方向蔓延,最终导致视神经纤维退化,这就是上行性视神经萎缩的发病过程。

视网膜病变是主要诱因

视网膜色素变性、黄斑变性(尤其晚期)、视网膜动脉或静脉阻塞等病症,会直接破坏视网膜感光细胞和神经节细胞。这些细胞的损伤信号向上传导,长期会导致视神经视盘颜色变淡、神经纤维层变薄。例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若血糖控制不佳,视网膜微血管病变可能逐步累及视神经。

脉络膜病变的连锁反应

脉络膜是视网膜外层的营养供应站,高度近视性脉络膜萎缩、葡萄膜炎等病症会削弱其供血功能。视网膜因缺乏营养而受损后,进而影响与之相连的视神经,形成下游病变-上游受损的连锁反应。

其他高危因素

眼外伤导致的视网膜脉络膜裂伤、先天性眼底发育异常(如先天性视网膜劈裂),以及长期高眼压(如青光眼晚期)也可能诱发上行性损伤。此外,部分遗传性眼病患者由于遗传因素缺陷,视网膜神经细胞功能异常,会更早出现视神经萎缩倾向。

早发现是关键

这类病症早期常表现为夜盲、视野缩小或视力缓慢下降,容易被忽视。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眼底病专家提醒,定期眼底检查(尤其是高度近视、糖尿病患者)能帮助发现早期病变。通过眼底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等检查,可及时观察视网膜和视神经的细微变化,为干预争取时间。

当视力出现不明原因的下降时,切勿简单归因于老花眼,及时就医排查眼底和视神经问题,才能有效延缓病症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