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看不清"到"视野缩小":上行性视神经萎缩的隐形信号

2025-09-05 爱眼小编 213

56岁的张大叔最近总觉得"眼睛不对劲":看报纸时,一行字只能看清中间几个,两边的字像被"挡住"了;开车时,明明前方没车,却突然从侧面窜出一辆自行车他以为是老花镜度数不够,直到在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做了详细检查,才知道自己患上了上行性视神经萎缩。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症状我们可以把视神经比作连接眼睛和大脑的"信号电缆",视网膜收集到的视觉信息,需要通过这根"电缆"传给大脑才能形成清晰的图像。而上行性视神经萎缩,就像"电缆"的外层先出现损坏,然后逐渐向中心蔓延:病变从视神经的外周部分(靠近视网膜或眼球端)开始,慢慢损伤神经纤维,导致信号传递"断流"。

这种损伤带来的症状很有特点。最常见的是视野缺损,就像张大叔那样,看东西时周边出现"盲区",严重时视野会缩成管状,走路时容易撞到旁边的物体。其次是视力下降,但和普通近视不同,它不是"看不清远处",而是整体视物模糊,即使戴眼镜也难以缓解。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色觉异常,比如原本鲜艳的红色,在他们眼中变得暗淡。

很多人会陷入误区:把视野缺损当成"注意力不集中",把视力下降归咎于"年龄大了正常现象"。实际上,上行性视神经萎缩的进展虽然缓慢,但神经纤维一旦受损就无法再生。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的眼底病专家指出,临床中约60%的患者因早期忽视症状,确诊时视神经损伤已超过30%。

如何早期发现如果出现以下情况要警惕:持续一周以上的视物模糊,换眼镜也无法缓解;看东西时总感觉"余光"变窄,比如看电脑屏幕只能看到中间区域;或在光线暗的地方(如电影院)视力明显变差。这时及时到医院做眼底检查、视野测试和视神经功能评估,能帮助医生判断是否存在视神经损伤。

上行性视神经萎缩虽"隐形",但症状信号其实藏在日常生活的细节里。别让一时的忽视,变成持久的视力遗憾关注眼睛发出的"求救信号",才是对视力最好的守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