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视路遭遇断流:揭开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面纱

2025-09-10 爱眼小编 182

视神经就像连接眼睛与大脑的高速光缆,负责传递视觉信号。当这条光缆因各种原因出现内部损伤而变细、功能衰退时,就可能发生原发性视神经萎缩它并非由眼部直接的炎症或外伤引起,更像是通路自身的慢性退化。

临床上,导致原发性视神经萎缩的原因多样。其中,颅内病症是重要诱因之一,比如垂体瘤等占位性病变,会像无形的手逐渐压迫视神经,长期下来导致神经纤维受损。曾有一位40多岁的患者,因持续半年视力模糊误以为是老花眼,直到在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进行详细检查时,才发现是垂体瘤压迫视神经导致的早期萎缩,及时手术干预后避免了视力进一步恶化。

遗传性因素也不容忽视,如Leber遗传性视神经病变,常见于青少年男性,因遗传因素突变导致视神经节细胞逐渐凋亡,视力在数月内可能从正常急剧下降至严重受损。此外,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高血糖会悄悄损伤视神经的微血管,影响其营养供应,增加萎缩风险;而严重的维生素B12缺乏,也可能因神经髓鞘合成障碍,间接诱发视神经功能衰退。

值得注意的是,原发性视神经萎缩早期症状往往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视野范围缩小、夜间视力变差,容易被误认为用眼疲劳。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专家提醒,若出现不明原因的视力下降或视野异常,尤其是有家族视神经病症史、糖尿病等基础病症者,应尽早进行眼底检查、视野检测及视神经功能评估,以便早期发现病因并干预,守护视路的畅通与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