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视野缺损到色觉异常:揭开继发眼病后视神经的沉默衰退

2025-08-21 爱眼小编 166

视神经就像连接眼睛和大脑的高清电缆,数百万根神经纤维负责将视网膜捕捉的光影信号传递给大脑,让我们看清世界。当眼睛发生青光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葡萄膜炎等病症时,就像电缆外层先被磨损眼压升高压迫神经、血糖波动损伤血管、炎症因子破坏组织,时间一长,内部的神经纤维会逐渐变性、数量减少,这就是继发性视神经萎缩的悄悄发生。

45岁的张先生就经历过这样的沉默衰退。他患青光眼3年,一直规律用降压药,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却在半年前发现看报纸时右侧文字总消失一块,以为是老花镜度数不够。直到某天开车时,因没看到右侧突然出现的自行车险些追尾,才到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就诊。检查发现,他的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已比正常同龄人薄了40%,视野检查显示右侧缺损达25度,确诊为青光眼继发视神经萎缩。

眼病治好了就没事了是很多患者的认知误区。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眼底病专家指出,像张先生这样,即使原发眼病(如青光眼、视网膜静脉阻塞)得到控制,视神经的损伤可能仍在缓慢进展。这类患者中,约30%的视力下降并非源于原发病症复发,而是继发的视神经萎缩。

除了视野缺损,色觉异常也是常见信号。比如原本能准确分辨红绿灯的人,突然觉得红色变暗或绿色模糊;看彩色图案时,边缘出现褪色感。还有些人会感觉夜间视力下降明显,或看直线时边缘发虚,这些都可能是神经纤维受损的早期表现。

预防继发性视神经萎缩,关键在于盯紧原发眼病。糖尿病患者每3个月查眼底,青光眼患者每月监测眼压波动,葡萄膜炎患者遵医嘱完成抗感染疗程。一旦出现上述症状,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通过眼底OCT、视野检查、视觉诱发电位等组合检查,能在神经纤维层变薄初期就发现异常,为保护剩余视功能争取时间。毕竟,视神经的损伤不可逆,但早发现、早干预,能有效延缓衰退,守住我们清晰的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