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神经就像连接眼睛和大脑的高速光缆,负责传递视觉信号。当青光眼、视网膜病变、脑部炎症等病症长期存在时,视神经会因持续受到压迫或缺血而逐渐受损,这就是继发性视神经萎缩的发病原理。这种损伤并非一蹴而就,往往像温水煮青蛙,早期症状容易被误认为是普通老花眼或疲劳。
45岁的王先生就是典型案例。他三年前确诊青光眼,因工作繁忙常忘记复查,最近发现看电脑时屏幕右侧总有一块黑影,开车时甚至看不到右侧的行人和车辆。到医院检查才发现,长期的眼压问题已经导致视神经萎缩,视野缺损面积达20%。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的医生指出,这类患者常因早期仅表现为视力模糊、夜间视力下降而延误调理,等到出现明显视野缺损时,视神经损伤已难以逆转。
日常生活中,若出现看直线变弯、阅读时文字缺角、频繁撞到门框等情况,需警惕视神经问题。研究显示,超过60%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患者在确诊前,曾将症状归咎于用眼过度。预防的关键在于积极控制原发病,如定期监测眼压、控制血糖和血压,每年进行一次眼底检查。特别是有青光眼、高度近视家族史的人群,更需从35岁起加强眼部健康管理,让这条视觉电缆始终保持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