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悄悄变暗可能是视神经在发出求救信号

2025-09-14 爱眼小编 244

58岁的张先生最近总觉得看东西像蒙着一层磨砂玻璃,尤其傍晚时分更明显。起初他以为是老花镜度数不够,直到一次过马路时差点被右侧驶来的自行车撞到他竟然完全没看到那个视觉盲区。在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检查后,才发现是青光眼长期控制不佳导致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

简单说,我们的视神经就像连接眼睛和大脑的高速光缆,负责传递视觉信号。当这根光缆因其他病症(如青光眼、视网膜病变、炎症或外伤)长期受压、缺血或受损后,就可能发生继发性萎缩原本健康的神经纤维逐渐变性、减少,最终影响信号传递效率。这种损伤往往悄悄发生,早期可能只是看东西不够亮或范围变小,容易被忽视。

除了视力下降和视野范围缩小,患者还可能出现对比敏感度降低比如在光线较暗的环境中难以分辨物体细节,或对颜色的感知变得迟钝。临床数据显示,约63%的继发性视神经萎缩患者在确诊前曾将症状归咎于老花眼加重或用眼过度,从而延误干预。

值得注意的是,及时找出并控制原发病症是关键。例如青光眼患者需通过规范调理降低眼压,避免视神经持续受损;视网膜病变患者则要缓解眼底供血。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的眼底检查设备能清晰显示视神经的形态变化,帮助医生判断萎缩程度和进展速度。

日常生活中,若出现单侧视力突然下降、视野中有固定黑影,或在驾驶、阅读时频繁出现漏看现象,都应尽快就医。避免长时间高眼压状态(如用力揉眼、长时间低头屏视)、定期监测眼压和眼底健康,对高风险人群(如青光眼患者、高度近视者)尤为重要。视神经的损伤往往是不可逆的,但早期干预能尽可能保留现有视力。就像张先生,在明确诊断并调整调理方案后,虽然已受损的视神经无法恢复,但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避免了失明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