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岁的王先生最近总觉得开车时视野变窄了,以为是老花眼加重,直到一次体检中,医生发现他眼底视神经颜色变淡,进一步检查才确诊为早期上行性视神经萎缩。这个结果让他很疑惑:我眼睛不疼不痒,怎么会神经萎缩呢
其实,上行性视神经萎缩的狡猾之处正在于此。它不像急性眼病那样有明显肿胀疼痛,而是从视网膜或视神经视盘开始,像藤蔓一样向上蔓延,逐渐损伤传递信号的神经纤维。打个比方,就像一棵大树从根部慢慢枯萎,叶子(视力)不会立刻变黄,但养分输送早已出了问题。临床数据显示,超过60%的患者在确诊时,视神经损伤已超过30%。
生活中,很多人把视力下降简单等同于近视或老花,这是常见的认知误区。石家庄爱眼眼科医院的眼底病专家提醒,当出现看东西范围缩小、夜间视力变差,或者色彩敏感度下降时,别只想着换眼镜,这些可能是视神经发出的求救信号。
预防这种隐形损伤,关键要抓住两个重点:一是控制上游风险,像青光眼、视网膜血管病症等,这些问题会持续压迫或损伤视神经,需要定期通过眼底检查监测;二是给视神经减压,日常避免长时间盯着电子屏幕导致眼睛过度疲劳,每工作40分钟就远眺放松,让紧绷的视神经得到休息。
记住,视神经的损伤是不可逆的,但早期发现和干预能有效延缓进展。就像王先生,通过及时调理控制原发病,配合定期复查,视野缺损的情况得到了稳定。保护视力,不仅要关注眼前的清晰度,更要守护好那些看不见的神经通路。